过鹅湖寺

十里苍松对寺门,四围翠滴露纷纷。
湖心水满通银汉,山顶鹅飞化白云。
玉井芙蓉天上露,剑池雪浪月中闻。
石床茶灶如招隐,还许閒人一半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鹅湖寺的寺庙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充满了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写寺庙周围的环境:十里长的苍翠松树正对着寺门,四周的绿意仿佛要滴下来,露珠在枝叶间闪烁。这里用"苍松"和"翠滴"两个意象,勾勒出一个被绿色包围的清幽世界。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 第三句说湖水涨满,仿佛与天上的银河相连,用"银汉"这个比喻让平凡的湖水有了仙气。第四句更有趣,说山顶的白鹅飞起来,就像化作了天上的白云,把动物和自然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 第五句写寺庙里的玉井,说井边的荷花沾着露水,就像来自天上。第六句写剑池的水声在月光下听起来像雪浪翻滚,把视觉和听觉感受结合在一起。

最后两句转向诗人自己:看到寺里的石床和茶灶,仿佛在邀请人隐居于此。诗人幽默地说,这样的清闲生活,应该分一半给我这个闲人。这里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带着几分洒脱。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把寺庙、湖水、山景、动物都描绘得生动传神。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普通景物写得仙气飘飘,同时又流露出想远离尘世、享受自然的闲适心情。读起来让人感觉既宁静,又充满生活趣味。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