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李君寄驯鹇俄殪野狸信至燕哀以三曲① 其一

鱼鸟寻盟未许同,冥栖谁复伴龙钟。
荒栏取食曾呼掌,绣尾回霜罢扫笼。
老去逢愁消不易,秋来见月放成空。
定知此夜魂游处,多在武夷山水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收到朋友寄来的驯养鹇鸟(一种美丽的白鸟)不幸被野猫咬死的消息,内心感到非常哀伤。

首联用"鱼鸟结盟"的比喻,说人和动物本就不可能真正心灵相通,如今鹇鸟死了,年老体衰的自己更显孤独。这里"龙钟"指老态。

颔联回忆鹇鸟生前的样子:曾经在栏杆边伸手喂食时,它会乖巧地过来;它那如霜般洁白的尾羽再也不能在笼中拂扫了。通过喂食、羽毛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鹇鸟的深厚感情。

颈联转入抒情:人老了本就容易伤感,更何况在这秋夜望月时,更觉心中空落落的。"见月放成空"用月亮来衬托内心的失落感。

尾联想象鹇鸟的灵魂应该回到了武夷山的自然山水间。这既是对鹇鸟的安慰,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或许他觉得笼中的生活本就不是鹇鸟该过的,死后回归自然反而是种解脱。

全诗通过日常养鸟的小事,写出了老年人对生命的感悟,既有对逝去生命的哀伤,也有对自然天性的尊重。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特别是喂食、羽毛等细节描写,让这份哀思显得格外动人。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