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五日夜连梦紃女

未离襁褓学踉蹡,远别怜渠意不忘。
昨夜小窗频入梦,计程知己过南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父亲对远行女儿的深深思念,通过梦境和回忆展现亲情。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浓烈,有四个亮点:

1. 反差萌的回忆
开篇用"未离襁褓学踉蹡"这个生动画面——回忆女儿还在襁褓中就跌跌撞撞学走路的可爱模样。这种婴儿学步的笨拙感与后文远行的成长形成鲜明对比,让人瞬间感受到时光流逝。

2. 牵挂的升级
第二句"远别怜渠意不忘"直接点明现状:女儿已经长大远行。用"怜"字透出老父亲的心疼,"意不忘"三字看似平淡,实则是无数个担忧的日夜浓缩成的牵挂。

3. 梦境传情
第三句妙在"频入梦"的"频"字,说明不是偶然梦见,而是反复梦见。女儿的身影不断闯入小窗边的梦境,这种不受控制的思念比直白的抒情更有感染力。

4. 地理入诗显深情
结尾突然插入"过南昌"的具体地名很巧妙。父亲连女儿行程到哪都清楚计算着,这种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暴露了父亲每天都在心里默默追踪女儿行踪的深情。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下的生活片段:从老相册里的婴儿视频,切换到微信步数关注,再到深夜反复查看定位——古今父母牵挂子女的方式变了,但那份心情永远相通。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跨越时空的亲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