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四日,与中学旧友廿三人同游越秀山,诗以纪之(1967年) 其二

逝矣童心万景边,宜悲宜笑复宜颠。
木棉风定钟声缓,各忆苍茫二十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中学老友重聚游玩的场景,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逝矣童心万景边,宜悲宜笑复宜颠"说的是:我们曾经的童真已经消失在万千风景里,现在大家聚在一起,该哭该笑还是该疯闹都很合适。这里用"宜悲宜笑复宜颠"生动地写出了老友重逢时复杂的心情。

后两句"木棉风定钟声缓,各忆苍茫二十年"描绘了当时的场景:木棉树下风停了,远处传来缓慢的钟声,大家都在回忆这二十年来走过的岁月。"苍茫"二字用得特别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又暗示了这些年经历的世事变迁。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老友重逢时那种既开心又伤感的心情写得特别真实。大家表面上在游玩说笑,但心里都在默默回忆青春,感叹时光飞逝。诗人用简单的语言,写出了每个人都会有的对青春、对友情的怀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