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紫沧醉吟图小照三首 其三

醉里清吟眼界花,乐天犹作少年誇。
證因亭上新翻偈,枯木寒灰别一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醉酒吟诗、自得其乐的文人形象,充满洒脱不羁的生活趣味。

前两句"醉里清吟眼界花,乐天犹作少年誇":诗人喝醉了,在朦胧醉眼中吟诗,看东西都带着重影。但他像白居易(乐天)一样,即使年纪大了还保持着少年人的骄傲与活力。这里用醉酒状态表现诗人超脱世俗的潇洒。

后两句"證因亭上新翻偈,枯木寒灰别一家":诗人在亭子里突然领悟了新的佛家偈语(短诗),就像枯木寒灰(形容修行者心静如死灰)那样超然物外,却自成一派。这里用枯木寒灰的意象,反衬出诗人在看似沉寂中蕴含的独特生命力。

全诗通过醉酒、吟诗、悟道三个场景,展现了一个不拘礼法、在世俗中保持精神超脱的文人形象。最妙的是最后"别一家"三字,暗示诗人虽然看似与世无争,实则有着不随波逐流的独立人格,这种在颓唐中见风骨的特质,正是古代文人最推崇的精神境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