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石首阻风三日既而风止天霁舟行有作
黑云翳空羲驭收,南箕簸弄江豚浮。呼号万籁响如市,惊涛百尺吞江楼。
山倾海侧蛟龙舞,六鳌振动冯夷府。推撼坤灵玉帝愁,亟召雷霆试新斧。
雷霆隐忍遗妖怪,骤雨终宵益澎湃。海若躨跜不敢游,鱼鳖生灵立堪待。
我时维舟江岸侧,三老黄头皆怵慄。安能坐视百怪狂,怒气冲冠发皆立。
匣中拔出千金剑,先斩蛟龙腥血溅。更操强弩落南箕,次殪玄冥河海晏。
如今镜面湛天光,静洗龙泉依旧藏。沧波日日送行客,我亦鼓楫浮湖湘。
湖湘水阔多明月,晚弄婵娟倾曲蘖。凭谁着眼济川人,莫道古今惟传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江上风暴,以及风暴平息后的宁静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抗争的豪情。
开头用"黑云遮天""江豚翻滚"等画面感极强的描写,瞬间把读者带入暴风雨中的江面。风声像集市般嘈杂,巨浪仿佛要吞没江边的楼阁,连海底的蛟龙和神龟都被惊动,整个世界都在震动。这里用神话形象(冯夷是水神,六鳌是托起仙山的神龟)来表现自然力量的狂暴。
面对这样的险境,诗人不是畏缩,而是拔出宝剑想斩蛟龙,拉开强弩要射落兴风作浪的南箕星(古人认为南箕星主风),展现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这种夸张的想象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把对抗自然的决心写得像神话英雄般壮烈。
最后笔锋一转,风雨平息后江面如镜,诗人收起宝剑继续航行。傍晚在湖湘地区(湖南湖北一带)欣赏明月、饮酒抒怀,从激烈对抗过渡到悠闲自得。结尾意味深长:现在风平浪静了,但不要以为古人记载的治水传说都是假的——暗示人类与自然的较量永不停息。
全诗就像一部微缩的灾难片,有震撼的特效场面(风暴),有英雄时刻(拔剑斩蛟),也有温馨尾声(月下饮酒)。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以及风暴过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