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听雨偶成

哦诗听雨向西窗,犹胜衔枚夜渡江。
赤壁焚舟惊破魏,马陵斫木善收庞。
身经丧乱家何在,老去情怀酒易降。
清坐不知更漏永,抛书假寐对残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独坐、思绪万千的场景,充满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历史智慧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西窗下听雨作诗,这种宁静的氛围比"衔枚夜渡江"(古代夜间行军时让士兵口中含木片防止出声)的紧张刺激更让人享受。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听雨写诗的闲适之乐。

中间四句转入对历史典故的联想:先用赤壁之战中周瑜火烧曹军战船的典故,再用马陵之战中孙膑用计击败庞涓的故事,说明善用智谋可以以弱胜强。但随即笔锋一转,回到现实:经历了战乱动荡,家园何在?人到老年,只能借酒消愁。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凸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又回到当下场景:静静坐着忘记了时间,放下书本在小憩中对着将尽的灯盏。这个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把雨夜独坐时那种恍惚出神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在听雨、读书、小憩的日常画面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既有闲适之趣,又暗含沧桑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把个人情感与历史智慧自然融合,让读者在平淡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况味。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