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大白话讽刺了一个表面修行、实际虚伪的和尚。我们来拆解一下:
1. 前四句画了个"假和尚"的肖像:
- 心里还装满贪嗔痴(佛教说的三大毒)
- 嘴上却颠倒黑白乱说禅
- 讲经时满嘴跑火车
- 像扫把一样乱扫舌头(比喻说话不负责任)
2. 中间四句是严厉警告:
- 施舍你的人得不到福报(福田指积德)
- 供养你的人反而会倒霉(三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
- 这就是个乡下野和尚(云门是禅宗一派,这里反讽)
- 根本不是正经高僧(杜撰指假货)
整首诗像照妖镜,照出某些"佛油子"的真面目:满口佛法却心术不正,骗吃骗喝还害人。作者用扫地、杜撰这些生活化比喻,把深刻的禅理说得特别接地气。最妙的是最后两句,就像现在人说"这就是个江湖骗子,别当真"一样直白有力。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