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春交替时分的自然景象,以及人在其中的微妙感受。
前两句"雪里消磨一半春,乍晴芳草竞怀新"写的是残雪未消的早春景象。诗人说积雪正在慢慢消融,带走了半个春天(暗示冬天太长),而突然放晴后,小草们就迫不及待地冒出嫩芽,争着展现新绿。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小草写成像人一样"怀抱着新生的希望"。
后两句"青天无云月如烛,仰看横枝自写真"转入夜景描写:晴朗的夜空中,月亮像蜡烛一样明亮。诗人抬头看见梅树的横枝映在夜空中的剪影,就像大自然自己在作画。这里的"写真"不是指拍照,而是说梅枝的形态天然就是一幅画。
全诗通过雪、草、月、梅四个意象,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最妙的是最后梅枝的剪影描写,既写出了梅树的姿态美,又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自写真"这个说法,悄悄表达了他认为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