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巧妙的联想和对比,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
前两句"人道花生绝域,此花或系西夷"意思是:人们常说花生在遥远的地方,但这菊花或许来自西方异域。这里用"绝域"和"西夷"两个词,暗示菊花可能来自远方,带有异域风情,为菊花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后两句"檐蔔林中妙馥,金光明里真肌"描写了菊花的香气和形态:在屋檐下的树林中散发着奇妙的芬芳,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展现出真实的姿态。"妙馥"形容香气独特,"真肌"则生动地描绘出菊花在阳光下的质感。
整首诗通过空间转换(从远方到眼前)和感官描写(嗅觉的香气与视觉的形态),将菊花塑造成一个既神秘又真实的存在。诗人没有直接赞美菊花,而是通过这种含蓄的笔法,让读者自己感受菊花的独特之美。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