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顾天山南原读书图

吴中多世家,君岂瑛后人。
抱奇乃日富,所得在一贫。
冰叟昔爱士,门墙分弥亲。
我自识君来,今几三十春。
姓名达馆阁,踪迹仍风尘。
磊落见高才,激昂露天真。
深惟读书力,颐此远俗神。
精理入毫铓,古言辟菑榛。
兀然三尺几,上与万古邻。
糟醨殊少味,愿君饮其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顾天山的朋友,赞美他虽出身名门却安贫乐道、专注读书的高尚品格。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理解:

1. 开头先点明顾天山出身名门("吴中多世家"),但他并不炫耀家世,反而在清贫中积累精神财富("抱奇乃日富,所得在一贫")。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他不同于一般富家子弟的特质。

2. 中间回忆三十年的友谊,描写顾天山虽然才华横溢("磊落见高才"),在朝廷也有名声("姓名达馆阁"),却始终保持读书人的本真("激昂露天真")。特别称赞他专注学问的状态:在书桌前("三尺几")就能与古人神交("上与万古邻"),像用锄头开辟荒地一样钻研古籍("古言辟菑榛")。

3. 最后用酿酒作比喻:普通酒淡而无味("糟醨"),而顾天山追求的是最醇厚的精神佳酿。这是劝勉朋友继续坚持高雅的读书追求。

全诗最动人的是塑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的读书人形象:他既有显赫家世,又能安于清贫;既才华横溢,又保持天真;既能入朝为官,更爱埋头古籍。诗人用"三尺书桌通古今"的意象,生动展现了读书人精神世界的高度。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