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骚引 其三 望洽阳
惟长子其浚哲兮,古涂山之苗裔。遥仰文母之婀娜兮,嗣前徽而婉。
羡螽斯之振振兮,吐玉英而树庭蕙。望关雎于河洲兮,识灵偶之重别。
貌雍雍而齐庄兮,气馥馥以内洁。予诵樛木而知惠兮,殊恶妎妇之催花。
垂万世之阃格兮,咀性中之天葩。驰吾思于云际兮,慕圣媛之馀响。
播清尘于千载兮,览芳规以目爽。追前修而希静一兮,宓妃女娲邀以为党。
女贞乃木之佳讳兮,鸿亦非偶而不翔。睹微物之清淑兮,生与俪而休有光。
时荏苒其代谢兮,感落叶而心伤。抱素质而自嫭兮,倚恬淡以为床。
馀将登阆风以息趾兮,征不死之素乡。觏银毫之戴胜兮,赠我白水之瑶浆。
携双成之悦婆娑兮,眉联娟而动朱唇。内桄桄而靡翳兮,神涣涣而绝尘。
岁与大钧齐兮,执恍忽而为真。栖遐志于浮云兮,整青络而越瑶津。
端直吾之所愿兮,修性理幽惟节与仁。
现代解析
这首《九骚引 其三 望洽阳》是一首充满浪漫想象和道德追求的诗,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理想女性的赞歌 诗人用大量美好意象描绘心中完美女性形象:像"吐玉英的庭蕙"般高洁,如"关雎鸟"般忠贞,拥有"内洁"的品德。特别提到"女贞木"象征忠贞,"鸿雁"比喻专一的爱情,反对"催花"的妒妇行为,倡导温柔敦厚的传统美德。
2. 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诗中"登阆风""征不死乡"等描写,展现诗人对纯净精神世界的向往。通过"白水瑶浆""双成仙子"等神话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反映现实苦闷中的心灵寄托。
3. 修身养性的哲学 结尾"端直吾愿""修性节仁"点明核心思想:诗人追求正直品格,主张通过节制欲望、修养心性来达到精神升华。"岁与大钧齐"等句体现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而"恬淡为床"则彰显儒家修身理念。
艺术特色上,诗人巧妙融合香草美人传统与神话元素,用"落叶心伤"等自然景物烘托心境,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全诗在浪漫想象中传递着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在惆怅情绪里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