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行阁道自对溪趋小柏宿

高峰犹返照,绝壑已先晦。
苍波去不穷,青崖俨相对。
山回路欲断,溪豁双流汇。
阁道自委蛇,林影常澹{左氵右颓}。
仰空欣树佳,伫立惊石怪。
山晚云不驱,路暗客犹迈。
平生事幽讨,兴与林泉会。
何意漂泊年,得此行李内。
境胜固所便,地绝复多畏。
娟娟月初上,飂飂远风快。
幽蝉响复咽,宿鸟惊欲坠。
望望驿尚赊,应在青烟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山间赶路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画面感极强: 开头就用对比手法画出山间光影——"高峰还有夕阳返照,深谷却已昏暗",像电影镜头一样拉开序幕。接着用"苍波(青绿的水)""青崖(青黑的山崖)""双流汇(两条溪流交汇)"等色彩鲜明的词语,构建出立体山水画卷。赶路的"阁道(栈道)"在林荫中蜿蜒,树影斑驳摇晃,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情绪层层递进: 诗人边走边看,情绪从惊喜到感慨。仰头为奇树赞叹("欣树佳"),驻足被怪石震撼("惊石怪"),这是旅行者最真实的反应。接着笔锋一转:虽然云遮路暗,他仍坚持前行,这种倔强暗示着人生境遇——漂泊中偶然遇见美景("何意漂泊年,得此行李内"),既庆幸又忐忑("境胜固所便,地绝复多畏")。

结尾余韵悠长: 最后用声音和光影收尾——新月初升("娟娟月初上"),山风掠过("飂飂远风快"),蝉鸣忽高忽低,栖鸟被惊动扑棱,这些动态描写让画面活了起来。而"望望驿尚赊(驿站还远)"的感叹,把自然之美拉回现实,留下一种"虽美却不得不继续奔波"的淡淡惆怅。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赶路写成微型人生:有意外收获的惊喜,有前路未卜的忧虑,最终都融化在月光山风中,体现古人"行路即修行"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