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太守行

维扬太守何雄哉,朝天昨上黄金台。
鸡喈喈,鱼钥开。
乌鹊飞,五马来。
旦以驱,夕以驰,出宣上德思民疲。
上曰三辅汝治之,五谷再熟蚕八丝。
子弟衿佩谈书诗,饰遣随计刀布赍。
丁庸不取釜不肥,骑竹之童请还期。
九门煌煌日渐高,天官尚书奏尔劳。
有诏解赐秋水刀,襜帷敕去章贤豪。
幸哉淮海今乐土,维扬太守民父母。
何以寿之酒与脯,何以乐之歌且舞。
蜷蜷者旃,哕哕其鸾,蹑骢父马行翩翩。
中和乐职歌殿前,愿我圣主寿万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勤政爱民的维扬太守形象,用生动的画面和通俗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好官员的工作日常和百姓的爱戴。

开篇用"黄金台"的典故(古代招贤纳士的地方)点明太守是受朝廷重用的能臣。接着用"鸡叫天亮""鱼形钥匙开门"等生活化场景,表现太守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状态——白天奔波视察,晚上还在思考如何缓解百姓疾苦。

中间部分具体写太守的政绩:皇帝让他管理三辅地区后,当地农业丰收(五谷两熟、蚕茧八次抽丝),年轻人穿着整齐读书,政府资助学子赶考,减轻赋税(不额外征劳力、不搜刮民脂)。百姓们甚至请求让骑竹马玩耍的孩童多留任几年,侧面反映对他的喜爱。

后段写朝廷表彰:天官尚书上报他的功劳,皇帝赐予佩刀、颁发嘉奖令。百姓用"淮海乐土""民之父母"称赞他,用酒肉歌舞为他祝寿。最后太守乘着鸾铃叮当的马车入朝,在殿前献上歌颂圣主的乐章。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骑竹童""酒脯寿礼"等民间元素,让严肃的官员形象变得亲切
2. "蚕八丝""五谷再熟"等夸张说法,生动体现政绩卓著
3. 结尾把对太守的赞美升华到对国家的祝福,体现古代"忠君爱民"的为官理念
4. 通篇像连环画一样,从早到晚、从地方到朝廷,多角度展示好官的标准模样

这种诗在古代相当于"模范官员宣传片",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既表扬清官也教育其他官员该如何作为。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朴素的为政之道——真正的好官,百姓会自发用最朴实的方式记住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