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里朋友相聚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和怀旧之情。
前两句写的是深夜时分,诗人和朋友林茂之在厅堂里把酒言欢,回忆起曾经一起在竹林下结伴同游的往事。"离堂"暗示即将分别,"把臂"则生动表现了朋友间的亲密无间。
中间四句用优美的自然景物烘托友谊:他们曾一起在钟山赏月,在漫亭观云,展现了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莲宇开新社"指想新建一个诗社,"輶车网旧闻"则是说要停下马车好好叙旧,体现了对过往情谊的珍视。
最后两句将视野放大: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来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但诗人幽默地说,比起林茂之,自己连与山中猿鹤结盟的闲适生活都做不到,既赞美了朋友的高洁品格,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冬夜把酒、回忆往事、赏景抒怀等场景,展现了文人之间淡泊高雅的情谊,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让人感受到冬日里温暖的人情味和超脱尘俗的雅致情怀。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