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 题陆蘋乡“传画楼图”
玉钗展处。
小拓红窗,正满庭花雨。
金题拂拭,还只怕、污了茗边寒具。
楼心惯读,尽消受、一炉香炷。
爱墨痕、烘遍生绡,也合碧纱珍护。
几番丹席摩挲,抵百万籯金,家计传与。
芝泥淡沁,看押角、小印模糊留取。
奇书笋枣,和此帄、凿槛同贮。
漫愁它、妙缋通神,化作彩云飞去。
小拓红窗,正满庭花雨。
金题拂拭,还只怕、污了茗边寒具。
楼心惯读,尽消受、一炉香炷。
爱墨痕、烘遍生绡,也合碧纱珍护。
几番丹席摩挲,抵百万籯金,家计传与。
芝泥淡沁,看押角、小印模糊留取。
奇书笋枣,和此帄、凿槛同贮。
漫愁它、妙缋通神,化作彩云飞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雅的画面,通过描绘“传画楼图”的细节,表达了对艺术珍品的珍视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玉钗展处。小拓红窗,正满庭花雨”,描述了一位女子轻轻展开玉钗,打开了她的小窗,窗外正是满地飘落的花瓣,营造了一种清新优雅的氛围。
接下来,“金题拂拭,还只怕、污了茗边寒具”,这里提到了“金题”(指金边的题字或装饰),女子小心翼翼地拂拭这些装饰,生怕弄脏了茶具。这里表达了对珍贵物品的爱护之情。
“楼心惯读,尽消受、一炉香炷”,说明画楼中常常读书,炉中的香火长年不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爱墨痕、烘遍生绡,也合碧纱珍护”,诗人热爱画中的墨迹,这些画作就像被珍宝一样保护起来,表达了对画作的珍视。
“几番丹席摩挲,抵百万籯金,家计传与”,画作就像传家宝一样,流传在家族中,价值连城,比百万财富还要珍贵。
“芝泥淡沁,看押角、小印模糊留取”,提到画作上的印章,虽然有些模糊,但也保存了下来,传递了历史的痕迹。
“奇书笋枣,和此帄、凿槛同贮”,画作和其他珍贵物品一起存放,宛如奇书和竹笋一样珍贵。
“漫愁它、妙缋通神,化作彩云飞去”,诗人最后表达了对画作艺术魅力的赞叹,认为这些奇妙的艺术作品就像彩云一样,虽会离去,但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珍品的珍视和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传承和文化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