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舟中望峨眉
自从坠马艰脚力,密迩灵山阻登陟。青衣江上雨初晴,遥见云端苍翠积。
舟人谓是峨眉峰,相距百里了可识。我目顿挟心神往,八十四盘以亲历。
奇标独出五岳外,睥睨中原亘西极。上拄九重真宰座,中罗亿万神鬼宅。
蚕丛能自立区宇,精爽先造此岩壁。江湍如驽舟如箭,俄顷南下几曲折。
忽失遥峰不可寻,但见平峦障空碧。由来贤杰在高远,反为卑近宵小隔。
我初感之三叹息,继思显晦理亦得。至人可望不可亵,有余不尽终莫逆。
君看天际片云飞,悠悠舒卷谁能测。
现代解析
这首诗《青神舟中望峨眉》描绘了诗人从青衣江上的舟中遥望峨眉山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起始两句“自从坠马艰脚力,密迩灵山阻登陟。”诗人表示自己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是受伤)行动不便,即使接近灵山也难以攀登。
2. “青衣江上雨初晴,遥见云端苍翠积。”在青衣江上雨后天晴,诗人远远看到云端之上苍翠的山峦,这应该是峨眉山。
3. “舟人谓是峨眉峰,相距百里了可识。”船上的其他人也认出那是峨眉山的山峰,虽然距离百里,但仍然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来。
4. 接下来几句“我目顿挟心神往,八十四盘以亲历。奇标独出五岳外,睥睨中原亘西极。”诗人表达了自己被那景色吸引,仿佛亲自经历八十四盘的艰难攀登。他赞美峨眉山的奇特和雄伟,认为它独立于五岳之外,俯瞰中原,延伸到西方极远之地。
5. “上拄九重真宰座,中罗亿万神鬼宅。”这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述峨眉山的高耸入云,仿佛直达九重天,山中似乎有亿万神鬼居住。
6. “蚕丛能自立区宇,精爽先造此岩壁。”传说蚕丛是巴蜀地区的祖先,诗人认为他能自立一方,开创这片土地,其精神之精华凝聚在峨眉山的岩壁上。
7. “江湍如驽舟如箭,俄顷南下几曲折。”诗人再次回到眼前的景色,描述江水流速之快,船只如箭一般南下,江流曲折。
8. “忽失遥峰不可寻,但见平峦障空碧。”突然之间,遥远的山峰消失不见了,只能看到平坦的山峦阻挡在蓝天之下。
9. “由来贤杰在高远,反为卑近宵小隔。”诗人感叹,杰出的人物往往处在高远的位置,反而被卑劣的小人所阻隔。
10. 最后几句“我初感之三叹息,继思显晦理亦得。至人可望不可亵,有余不尽终莫逆。君看天际片云飞,悠悠舒卷谁能测。”诗人初次感叹三次,随后想到显晦的道理也能让人领悟。至高至远的人或物,只能仰望不能亵渎;事物有余不尽,终难逆料。就像天际的云彩,悠悠舒卷无人能预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深感悟。诗人借助夸张和传说的手法,使诗歌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