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鸣条(一作左牢诗)

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入松声不发,过柳影空摇。
长养应潜变,扶疏每暗飘。有林时杳杳,无树暂萧萧。
慢逐清烟散,轻和瑞气饶。丰年知有待,歌咏美唐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风与万物的和谐互动。

开头两句用"旭日"和"微风"勾勒出清晨的美好画面:明亮的太阳挂在晴朗的天空,微风轻轻拂过绿树枝条。这里用"悬"字形容太阳,显得格外生动。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了微风的各种形态:吹过松林时寂静无声,拂过柳树时只留下摇曳的影子。诗人观察到风在不知不觉中滋养着万物,让树木悄悄生长。有树林时风声幽远,没有树木时风声显得空旷。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

最后四句将自然景象升华:微风追逐着炊烟飘散,与祥瑞之气交融。诗人由此联想到这预示着丰收的年景,并歌颂像尧帝那样的贤明君主。这里把自然现象与社会治世联系起来,体现了"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风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把看不见的风通过其与万物的互动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轻柔的微风拂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