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六 阁学质公范公

白日无光止水寒,臣心逾苦骨逾酸。时当阴雨忧方切,勉济云雷屯且盘。

致主有心归一德,招魂无厉逐偏安。南都应是神游处,羊祜碑前泪万般。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忠臣在国家危难时的悲愤与无奈,情感深沉而痛切。

前两句"白日无光止水寒,臣心逾苦骨逾酸"用阴冷的自然景象比喻国家黯淡无光的处境,忠臣的内心比寒冰更苦,连骨头都感到酸楚。这里用身体感受来形象化内心的痛苦。

三四句"时当阴雨忧方切,勉济云雷屯且盘"写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阴雨比喻危难),忠臣勉力支撑危局(云雷象征动荡),却只能艰难维持。就像在雷雨中勉强稳住摇晃的船只。

五六句"致主有心归一德,招魂无厉逐偏安"说忠臣有心辅佐君主重振朝纲(一德指国家统一安定),但招不回逝去的英魂(可能指已逝的忠烈),也阻止不了朝廷偏安一隅的颓势。这里能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最后两句"南都应是神游处,羊祜碑前泪万般"转向哀思:南都(可能指南京)成为忠魂徘徊之地,诗人在羊祜碑(西晋名将羊祜的纪念碑,象征忠义)前泪如雨下。用历史典故加深了当代忠臣的悲壮感。

全诗通过寒日、阴雨等意象营造压抑氛围,将个人痛苦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既展现了忠臣的赤诚,也揭示了无力回天的悲凉。用典自然,情感层层递进,最后落在"泪万般"这个极具画面感的结尾,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份沉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