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至日(壬辰)

至节得休暇,闭关宜燕居。
孤怀愁易切,远信语多虚。
寿酒教儿劝,祥云听史书。
亲知半湖海,无地问何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冬至节这天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语言平实却充满人情味。

前两句写冬至放假,诗人关起门来悠闲独处。表面看是惬意的生活画面,但紧接着就透露出孤独——独自一人时更容易感到忧愁,而远方传来的消息(可能是家书或友人音讯)也常常让人半信半疑。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既渴望独处,又害怕孤独。

中间两句突然转向温馨的家庭场景:让孩子给自己敬祝寿酒,听着家人讲述吉祥的征兆。这里的"祥云"可能是家人为安慰诗人而说的吉利话,也可能是诗人在节日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最后两句情感最为深沉:想到亲朋好友散落各地,就像湖海般阻隔,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问起。这种"想关心却不知从何关心起"的感受,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就像我们看着远方亲友的朋友圈,想说点什么又最终只点了个赞。

全诗妙在把节日闲适、家人温暖、朋友牵挂这三种情感自然交融,既有"朋友圈晒幸福"的温馨时刻,也有深夜独处时的淡淡忧伤,非常真实动人。特别是最后关于远方亲友的感慨,道出了古今相通的人际困境:距离带来的不仅是思念,更是无从开口的怅惘。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