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萧尺木墓

家国沧桑一慨中,《离骚》图就思无穷。遗民老去诗心苦,古壁长留画本工。

巷僻难寻庐一角,冢荒重薙草千丛。春来樵采新申禁,宰木森森夕照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路过萧尺木墓时的感慨。全诗通过描写墓地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家国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家国沧桑一慨中"开门见山,说看到墓地就联想到国家兴衰,让人感慨万千。"离骚图就思无穷"用屈原的《离骚》作比,暗示墓主人生前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颔联写墓主人生前的境遇:作为前朝遗民,他的诗作充满苦涩;但他留下的壁画作品却精美绝伦。这里用"诗心苦"和"画本工"的对比,展现了墓主人在艰难处境中仍坚持艺术创作的精神。

颈联转到眼前景象:墓地位于偏僻小巷,房屋破败难寻;荒冢上杂草丛生。通过"巷僻"、"冢荒"的描写,营造出凄凉氛围,暗示墓主人身后寂寞。

尾联笔锋一转:春天来了,官府新下令禁止在此砍柴,墓地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茂盛。这个细节很有深意——虽然人世变迁,但自然生命依然蓬勃,夕阳的红色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温暖的亮色。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哀而不伤"。虽然写的是荒凉的墓地,但通过"春来"、"森森"、"夕照红"等词语,让读者在感伤中看到希望,体会到生命与艺术的不朽。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把对逝者的怀念、对艺术的赞美、对生命的感悟都融入到了对墓地的描写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