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描写清朝末年地方官府镇压土匪时的一地鸡毛。
前两句说官兵天天穿军装登城巡逻,但军饷不足、士兵瘦弱、武器破烂,根本没什么战斗力。"披甲营徒张赤帜"是说军营里只会挂红旗装样子,"买刀家尽卖乌犍"更讽刺——官府为了买兵器,逼老百姓连耕地的黑牛都卖了,可见搜刮得多狠。
中间两句画面感特别强:深更半夜城头传来报警的刁斗声,月光照着慌乱的守军;当官的趁机挨家挨户勒索有钱人。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这种年头这种境况,老百姓就算想"踊跃捐输"支援官府,也只能徒劳地挥挥空拳头,既无奈又愤怒。
全诗像纪录片镜头,把官府的无能、腐败和百姓的苦难都拍下来了。最妙的是句句在写"剿匪",实则处处在骂官府比土匪还祸害百姓。语言通俗但力道十足,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憋屈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