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秋宴别卷赠杨文英应贡之京
三秋已半无炎暑,皎月行空净如洗。
主人是夜绮筵开,如在广寒宫阙里。
妙舞清歌乐未央,翻翻桂子飘清香。
银蟾影落金樽酒,露华凉滴紫罗裳。
翛翛轻吹摇庭竹,云母屏间莹如玉。
坐中急管间繁弦,花底绛纱笼凤烛。
主人欲作朝天行,会我宾朋陈别情。
以兹罄饮不辞酌,况值良宵对月明。
明月满地琼瑶色,类子文光初奋迹。
白璧离尘瑞影增,青萍出匣寒芒溢。
酒酣为道行边程,吴山潞水蓟阳城。
虎拜玉阶三策献,赢取青钱万选名。
人生得志无逾此,肯学鹪鹩栖棘枳。
尧舜君民当此时,要使勋名昭太史。
主人是夜绮筵开,如在广寒宫阙里。
妙舞清歌乐未央,翻翻桂子飘清香。
银蟾影落金樽酒,露华凉滴紫罗裳。
翛翛轻吹摇庭竹,云母屏间莹如玉。
坐中急管间繁弦,花底绛纱笼凤烛。
主人欲作朝天行,会我宾朋陈别情。
以兹罄饮不辞酌,况值良宵对月明。
明月满地琼瑶色,类子文光初奋迹。
白璧离尘瑞影增,青萍出匣寒芒溢。
酒酣为道行边程,吴山潞水蓟阳城。
虎拜玉阶三策献,赢取青钱万选名。
人生得志无逾此,肯学鹪鹩栖棘枳。
尧舜君民当此时,要使勋名昭太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中秋夜宴的离别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人生感慨。
开篇用"三秋已半"点明中秋时节,凉爽的夜晚和皎洁的月光营造出清幽的氛围。主人设宴款待,让人仿佛置身月宫仙境。宴会上有歌舞助兴,桂香阵阵,月光倒映在酒杯中,露珠沾湿了华美的衣裳。微风吹动庭竹,云母屏风晶莹如玉,管弦乐声交织,烛光透过纱笼映照出朦胧美感。
后半部分转向送别主题。主人即将远行赴京,宾客们借酒抒怀。诗人用"明月满地琼瑶色"赞美主人的才华,将其比作初露锋芒的美玉和出鞘的宝剑。接着想象主人进京后的场景:在朝堂献策,赢得功名。最后抒发人生感悟:人生得意莫过于此,不应像小鸟般安于小枝,而要在盛世建立功业,青史留名。
全诗将中秋美景、宴饮之乐与人生抱负巧妙融合,既有"对月饮酒"的传统意象,又突破了单纯写景的局限,表达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流畅,比喻生动贴切,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送别的典型场景和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