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忆鹤林

苍崖兮巍巍,对落花兮倚斜晖。
猿啼兮鹤唳,望美人兮天一隅。

现代解析

这首《山中忆鹤林》描绘了一幅静谧、幽远的山林图景,通过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诗歌的开头,“苍崖兮巍巍,对落花兮倚斜晖”,诗人站在高高的悬崖之上,周围落花纷飞,斜阳余晖映照,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感觉。这里运用了静态的意象,如苍崖、斜晖、落花,描绘出了一种静谧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色。

接着,“猿啼兮鹤唳,望美人兮天一隅”,诗人听到了猿猴的啼叫和鹤的鸣叫,这些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唤醒了他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诗人眺望着遥远的地方,仿佛正在寻找一个远方的人,这位“美人”可能是诗人怀念的朋友、亲人或者是某种理想化的形象。这里的“美人”泛指诗人所怀念的人或者事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人或事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思念之情,既有动态的声音,也有静态的景色,动静结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自然界的描绘来传达内心的情感,这样的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