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过黄河铁桥口占

枯桑髡柳影婆娑,千里幽并一日过。
至竟劳人无好梦,四更风雪渡黄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穿越黄河的苍凉画面,字里行间透露出旅人的疲惫与孤寂。

前两句"枯桑髡柳影婆娑,千里幽并一日过"勾勒出北方冬季的萧瑟景象:光秃的桑树、被修剪过的柳树在风中摇曳,漫长的路程在一天内匆匆掠过。这里用"幽并"(古代北方两个州名)代指广袤的北方大地,暗示旅途的遥远与匆忙。

后两句"至竟劳人无好梦,四更风雪渡黄河"道出了旅人的辛酸:疲惫的旅人连做个好梦都成了奢望,在凌晨最寒冷的时刻,顶着风雪艰难渡过黄河。"四更天"(凌晨1-3点)这个时间选择特别巧妙,既突出了赶路的辛苦,又强化了环境的严酷。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声的坚韧。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枯桑""风雪""四更"这些意象,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在严寒中赶路的艰辛、面对自然时的渺小感,以及人在长途跋涉后那种挥之不去的疲惫。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每个远行人都能共鸣的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