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美好却易逝的时光,以及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奈。
前两句"春明好梦易蹉跎,掣泪同听小玉歌":春天明媚的时光就像一场美梦,很容易就消逝了。诗人含着眼泪,和朋友一起听小玉(可能是一位歌女)唱歌。这里用"春明"象征美好时光,"小玉歌"代表欢乐的相聚。
后两句"他日霓裳天宝曲,又添公案一重多":诗人想到将来再听到《霓裳羽衣曲》这样的天宝年间名曲时,今天的离别又会成为一段新的回忆。这里用唐朝天宝年间的典故,暗示现在的欢乐就像当年盛唐的繁华一样终将成为过去。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
1. 用春天和音乐象征美好时光
2. 通过"易蹉跎"突出时光飞逝的无奈
3. 用历史典故暗示当下的欢乐终将成为回忆
4. 在离别时既感伤又坦然接受的情感
诗人用简单优美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离别写得意味深长,让读者感受到人生中那些美好却短暂的时刻。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