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建昌嘲舒太守
夙慕麻姑山,不在麻姑酒。
东道有贤侯,况是旧僚友。
登临兴浩然,未果谁掣肘。
分司御史来,驻节日已久。
坐此废清游,伊谁执其咎。
桃花空有源,双练亦徒浏。
俯仰天地间,良会岂常偶。
莫遣愁上眉,难逢笑中口。
纵惠酒千钟,何如诗百首。
解缆重开头,推篷频执手。
东道有贤侯,况是旧僚友。
登临兴浩然,未果谁掣肘。
分司御史来,驻节日已久。
坐此废清游,伊谁执其咎。
桃花空有源,双练亦徒浏。
俯仰天地间,良会岂常偶。
莫遣愁上眉,难逢笑中口。
纵惠酒千钟,何如诗百首。
解缆重开头,推篷频执手。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想去麻姑山游玩却未能如愿的遗憾心情,同时暗含对官场应酬的无奈和对真挚情谊的向往。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开头四句写作者一直向往麻姑山(不是因为当地名酒),正好当地长官是老朋友,本可以结伴同游。这里"贤侯"指舒太守,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2. 中间八句道出不能成行的原因:御史巡查滞留多日,官场应酬耽误了游山之约。用"桃花源"和"双练瀑布"两个著名景点作对比,突出"只能想不能去"的遗憾。"俯仰天地"句更把这种遗憾上升到人生机遇的高度。
3. 最后六句转为自我宽慰:与其借酒消愁,不如以诗寄情。结尾"解缆""执手"的温馨画面,把官场失意转化为友情的温暖,体现了古代文人"以文会友"的精神追求。
诗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 "不在麻姑酒"与"纵惠酒千钟"形成呼应,强调精神追求高于物质享受
- "桃花源"的虚写与"执手"的实写相映成趣
- 官场"掣肘"与自然"清游"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语言平实如话,把一次普通的行程受阻写得波澜起伏,在遗憾中见豁达,在抱怨中显温情,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处理不如意的典型态度:用诗文化解郁闷,用友情温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