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卿御史

去去红尘外,秋光满华嵩。
故乡归衣锦,行路避乘骢。
未觉长安远,真成冀北空。
燕山一枝桂,回首正西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唐卿御史)离开繁华京城、踏上归乡之路的场景,充满了对仕途与故乡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去去红尘外,秋光满华嵩"用"红尘"比喻官场喧嚣,说他要远离这些纷扰,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前往华山嵩山一带。这里用秋光暗示他此刻澄明的心境。

中间四句写归途感受。"故乡归衣锦"说他穿着官服荣归故里,但"行路避乘骢"却故意不坐官马,显得低调谦和。"未觉长安远"说京城仿佛还在眼前,但"真成冀北空"又感叹自己离开后,京城少了个栋梁之才。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

最后两句特别精彩,用"燕山一枝桂"比喻自己这个人才,说回头望时正迎着西风——既写实秋天西风,又暗喻官场冷暖。整首诗把离别的惆怅、对前途的期许、对故乡的眷恋都融入秋景中,没有直接抒情,却让人感受到复杂的心绪。

诗人用简单的意象(秋光、衣锦、西风等)构建出丰富的意境,让普通读者也能体会到:一个官员离开权力中心时,既有解脱感,又有不舍,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这种复杂心情古今相通。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