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 三山亭
俗易风移古道还,县斋叠石作三山。
因怜席上红尘少,赢得壶中白日闲。
想见六鳌擎水下(自注:记曰三山在水下。),坐看双鹤落云间(自注:华亭每中秋夜有仙鹤下。)。
何须更叩黄金阙,只此幽亭是玉关。
因怜席上红尘少,赢得壶中白日闲。
想见六鳌擎水下(自注:记曰三山在水下。),坐看双鹤落云间(自注:华亭每中秋夜有仙鹤下。)。
何须更叩黄金阙,只此幽亭是玉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县令在县衙后院建造"三山亭"的闲适生活,通过自然景观表达超脱尘世的情怀。
开头两句说社会风气变好了,县令在县衙后院用石头堆成三座假山(暗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里用"古道还"暗示恢复了淳朴的社会风气。
中间四句是精华:县令因为厌倦官场应酬(席上红尘),在这个亭子里找到了神仙般的悠闲生活。"壶中白日"用典故形容时间过得慢,像神仙一样逍遥。他想象着海底有巨龟托着仙山(六鳌擎水),又看着中秋夜仙鹤从华亭飞落的景象。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不需要去追求天上的黄金宫殿(黄金阙指天宫),这个小亭子就是通往仙境的大门(玉关)。表达了"小地方也有大境界"的生活智慧,说明真正的超脱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全诗用假山、仙鹤等普通景物,构建出一个远离官场喧嚣的世外桃源,展现了古代文人"闹中取静"的生活智慧,对现代人如何在工作压力中寻找心灵净土也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