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个九岁孩子写的《黄鹤楼》,虽然作者年幼,但展现出的气魄和情感却非常成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句"吾蜀青莲曾阁笔"提到李白(号青莲居士)曾在黄鹤楼前停下笔,传说是因为崔颢的诗写得太好。这里小作者用这个典故,既表达对前辈的敬仰,又暗示自己敢于挑战的勇气。
第二句"今朝黄口敢能诗"中"黄口"指小孩子,作者自谦地说:连我这样的小孩都敢写诗了。这种自嘲中带着自信的语气很有趣。
中间四句描写黄鹤楼的景色和历史典故:
- "长江日月滔滔去"写长江奔流不息,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
- "大野风云漠漠驰"写辽阔原野上风云变幻,气象宏大
- "鹦鹉竟成才子恨"用祢衡写《鹦鹉赋》的典故,暗指怀才不遇
- "《梅花》久断玉人吹"用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的诗意,表达物是人非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 "徘徊阁影楼头我"写自己在楼前徘徊的身影
- "全不思乡泪已垂"说本来没想家,却不知不觉流泪了,很真实地写出了触景生情的感受
整首诗的特点:
1. 用典自然,一个九岁孩子能熟练运用这么多历史典故很了不起
2. 写景大气,长江、风云的描写很有气势
3. 情感真挚,最后的思乡之情很打动人
4. 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思考,把个人感受和历史沧桑结合起来
最难得的是,这首诗不是简单模仿大人,而是真正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既有孩童的纯真,又有超越年龄的深刻,确实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