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癸丑早春雨雪,与宁愚夜饮潜园,语及都中旧事,有感
林醲初浓,园蔬新肥,衡门耐可栖迟。
醉莫深辞,长安曾共花时。
韶光再转春何似,问兵前、草木应知。
祗年来、乌帽萧条,双鬓如丝。
从前苦恨为欢短,到如今追话,聊破忧思。
满目江山,无人解泣新词。
笙歌见说今尤盛,奈王孙、远隔天涯。
且消他、寒雪孤镫,寒雨疏篱。
醉莫深辞,长安曾共花时。
韶光再转春何似,问兵前、草木应知。
祗年来、乌帽萧条,双鬓如丝。
从前苦恨为欢短,到如今追话,聊破忧思。
满目江山,无人解泣新词。
笙歌见说今尤盛,奈王孙、远隔天涯。
且消他、寒雪孤镫,寒雨疏篱。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早春雨雪天和朋友喝酒聊天,回忆起京城往事时的感慨。全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欢乐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上片开头用"林醲初浓,园蔬新肥"描绘早春景象,暗示着新生机。但"衡门耐可栖迟"透露出隐居生活的寂寞。和朋友喝酒时,回忆起京城赏花的快乐时光,可如今战乱将至("问兵前、草木应知"),自己已是"乌帽萧条,双鬓如丝"的落魄模样。
下片更直白地表达遗憾:从前总觉得欢乐太短暂,如今只能靠回忆来排解忧愁。看着大好河山,却没人能理解自己写的新词。听说京城现在依然歌舞升平,可自己却远在天涯。最后以"寒雪孤灯,寒雨疏篱"作结,用寒冷孤寂的意象,衬托出内心的凄凉。
整首词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语言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情,把中年人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都融入早春雨雪的画面中,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