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武彝芽茶恭纪
幔亭峰下御园旁(武彝山下有御茶园元时贡茶地名),贡入春山采焙乡。
曾向溪边寻粟粒(苏轼句武夷溪边粟粒芽),却从行在赐头纲。
云蒸雨润成仙品,器洁泉清发异香。
珍重封题报京洛,可知消渴赖琼浆。
曾向溪边寻粟粒(苏轼句武夷溪边粟粒芽),却从行在赐头纲。
云蒸雨润成仙品,器洁泉清发异香。
珍重封题报京洛,可知消渴赖琼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御茶园进贡名茶"武彝芽茶"的场景,展现了皇家贡茶的珍贵与魅力。
前两句点明地点:武夷山的幔亭峰下有一处元代就设立的皇家茶园。每年春天,茶农们都要在这里采摘嫩芽,精心烘焙制成贡茶。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茶叶品质:诗人联想到苏轼诗句中"粟粒芽"的典故,形容茶叶嫩小如粟米。这些茶叶经过云雾滋润、雨水滋养,品质超凡。用洁净的茶具、清澈的泉水冲泡,更能激发茶香。
最后两句突出贡茶的意义:这些精心包装的茶叶被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不仅是珍贵的贡品,更是能解"消渴"(暗指皇帝操劳)的琼浆玉液。全诗通过贡茶这一载体,既展现了武夷茶的自然禀赋,又暗含对皇权的尊崇。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