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其三十九 其二
春水满江鱼子肥,春云匝地雁群归。
客怀谁遣愁花雨,草色无端近竹扉。
客怀谁遣愁花雨,草色无端近竹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生动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客居愁绪。
前两句"春水满江鱼子肥,春云匝地雁群归"用明快的笔调勾勒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江水上涨,鱼群肥美;春云低垂,大雁成群飞回。这里"鱼子肥"和"雁群归"都是典型的春季物候特征,展现出大自然的丰饶与活力。
后两句"客怀谁遣愁花雨,草色无端近竹扉"笔锋一转,带出游子的愁思。诗人看着催花开放的春雨,不知谁能排解他作客他乡的愁绪;而青草不知不觉已经蔓延到竹门附近,暗示时光流逝之快。"无端"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春草生长的不知不觉,也暗含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春日意象(春水、春云、鱼雁、花草)与含蓄的情感表达(客愁、时光感),形成了外景与内情的和谐统一。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愁",而是让景物说话,让读者从"愁花雨"和"近竹扉"中体会那份淡淡的羁旅之愁,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