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太原旅途中醒来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现实的忧虑,也有对人生的豁达思考。
前两句写作者从噩梦中惊醒,辗转难眠。"噩梦重重"暗示现实处境艰难,"推枕起盘桓"生动描绘了失眠时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样子。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心理活动:虽然胸怀宽广如云梦泽(古代大湖)般能容纳千里,但眼前的路却像蜀道(蚕丛是古蜀王,这里代指蜀道)一样崎岖难行。这里用两个典故形成对比,表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接着想到历史上爱喝酒的人大多不得志,而六朝时的名士却热衷做官,暗含对功名利禄的讽刺。
最后两句用谢安的典故:东晋名臣谢安隐居东山时整日听音乐游玩,但后来还是出山拯救了国家。作者借此表达"真正有才能的人不需要刻意追求功名,该出手时自然会出手"的洒脱态度,劝诫世人不要总是用"拯救苍生"的名义去打扰隐士。
全诗在忧愁中透着豁达,展现了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既忧国忧民,又保持超脱的典型心态。用典自然,对比鲜明,最后以幽默口吻作结,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