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村

梵村江路冷,山色已迎人。
虎避僧担笠,樵随犊负薪。
浙潮占月长,吴稻碓秋新。
到此忘名利,何须浣俗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自然的山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

首联"梵村江路冷,山色已迎人"开篇就营造出清冷的氛围:通往梵村的江边小路透着寒意,但青翠的山色已经热情地迎接来客。这里用"冷"和"迎"的对比,暗示虽然环境清冷,但自然却充满温情。

中间两联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山村生活:
- "虎避僧担笠":连凶猛的老虎都避开戴着斗笠的僧人,显示僧人德行之高
- "樵随犊负薪":樵夫跟着小牛一起背着柴火回家,展现和谐劳作的场景
- "浙潮占月长":钱塘江的潮水随着月相涨落
- "吴稻碓秋新":江南的新稻在秋日里舂米飘香

这些画面共同勾勒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纷争的世外桃源。

最后两句"到此忘名利,何须浣俗尘"是诗人的感慨:来到这样的地方,自然就会忘记功名利禄,哪里还需要刻意洗涤世俗的尘埃呢?表达了真正的超脱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纯净自然中自然而然达到的境界。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让读者感受到简单生活中的美好,启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生活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