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家旧书店偶然发现伯母方夫人的诗集《纫兰阁集》时的感慨。全诗通过几个生活化的画面,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敬意。
首联"粉蠹馀来字,开缄未忍看"说诗集被虫蛀得斑驳,打开信封时都不忍心细看。这里用书本被虫蛀的细节,生动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伤感。
中间两联用对比手法:先回忆伯母生前的风光("廿年耀翟茀"指长期穿着华贵服饰,"三命重花冠"说多次受朝廷封赏),再想到她在危城离世时的艰难。这种生前荣耀与临终困境的对比,凸显了人生的无常。
尾联最动人:现在读到遗留下来的诗稿,仿佛还能闻到当年她写诗时熏染的兰香。"香盥读纫兰"这个细节特别传神——"盥"是洗手的意思,暗示读诗时怀着沐浴焚香般的虔诚;"纫兰"既指诗集名,又暗含"纫秋兰以为佩"的高洁品格。
全诗没有直接说多么悲痛,但通过虫蛀的书页、生前的华服、危城的诀别、带香的诗稿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时间会腐蚀纸张,但文字中留存的精神芬芳永不消散。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