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谢生显归祁门

吾闻谢上蔡,克己最精明。
自谓知本体,主翁长惺惺。
如何习危阶,未去十年矜。
忘助两勿间,天理已自呈。
真机一入手,骄吝何由生。
归哉谢氏子,九万慎途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写给一位姓谢的学生的赠别诗,用平实的语言探讨了修身养性的道理。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理解:

1. 开篇用典故引入(4句)
借用宋代大儒谢良佐(号上蔡)的典故,说他虽然懂得克制自己,自称明白人生真谛,但内心始终端着架子("主翁长惺惺"),就像主人时刻端着威严。这里暗示修身不能只做表面功夫。

2. 指出常见误区(4句)
很多人像爬危险台阶一样("习危阶"),十年都改不掉骄傲的毛病。王阳明提出正确方法:既不能刻意追求("忘"),也不能放任不管("助"),要在两者间找到平衡,这样真理("天理")自然显现。

3. 临别赠言(4句)
最后叮嘱学生:一旦掌握这个诀窍,骄傲吝啬自然消失。就像大鹏鸟起飞前要谨慎("九万"指《庄子》里大鹏飞九万里的典故),希望学生把持好人生方向。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爬台阶、端架子等生活化比喻讲深奥哲理
- 强调修身要自然,反对装模作样和用力过猛
- 结尾的"九万里"典故既大气又饱含师长期许

核心思想:真正的修养不是刻意表现,而是找到内心的平衡点,让美德自然流露。就像学骑车,太紧张或太放松都会摔倒,找到感觉就能平稳前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