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朔卞庙谒祭因有豫作登高之约归次偶成(时雨至暮始霁) 其一

一门忠孝古难全,节义如公史有编。
浮议不妨轻瓦石,流风自足重山川。
碑铭细刻三千字,茔兆新捐十万钱。
仰止遗容堪再拜,精英何许尚森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去卞庙祭拜一位古代忠臣时的所见所感。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三个层次:

1. 开篇直接点出"忠孝难全"的现实困境,但这位被祭拜的大臣(公)却做到了,他的事迹被史书记载。这里用"轻瓦石"比喻流言蜚语像瓦片碎石一样无足轻重,而大臣的精神却像山川一样厚重永恒。

2. 中间具体描写祭拜场景:石碑上刻着详细记载功绩的三千字铭文,墓地新修缮花费了十万钱。这些细节说明后人没有忘记这位忠臣,愿意花钱出力来纪念他。

3. 最后写作者在遗像前反复鞠躬致敬,感受到一种肃穆庄严的气氛,仿佛忠臣的精神依然凝聚在祠堂之中。用"森然"这个词生动表现出那种令人敬畏的氛围。

全诗通过具体的事物(石碑、墓地)和动作(鞠躬),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写得真实可感。最打动人的是它传递出一个朴素道理:真正为国为民的人,即使遭遇非议,最终会被历史和后人铭记。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