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讽刺了西晋权贵的无能,同时点明了朝代更替的内在原因。
前两句用两个典型人物做对比:王夷甫(王衍)整天清谈玄学却百事不通,山简(山涛之子)天天在习家池喝得烂醉。这两人一个代表空谈误国的文官,一个代表沉迷享乐的武将,共同勾勒出西晋统治阶层的腐朽面貌。
后两句直接点破后果:当晋朝的将相都是这般德行时,石勒、刘渊这样的少数民族领袖自然就趁势崛起了。"自奋飞"三个字生动表现出弱势群体抓住历史机遇的态势,与前面醉生梦死的权贵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20个字就完成了一个历史逻辑闭环:统治阶层腐化(因)→实干人才崛起(果)。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读者通过两个典型人物的生活片段,就看懂了西晋灭亡的关键原因。诗中"清言百不知"与"日醉"的细节描写,比直接说"腐败无能"更有画面感,这也是古典诗词擅用具体意象说理的魅力所在。
陈长方
(1108—1148)宋福州长乐人,字齐之。人称唯室先生。陈侁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为江阴军学教授,寓吴中,师从王蘋,隐居乡里,闭户研究经史,以教学者。其学主直指以开人心,使学者归于自得。有《步里客谈》、《尚书传》、《春秋传》、《礼记传》、《两汉论》、《唐论》、《唯室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