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

疏雨成秋意,山堂生晚凉。
吟兹耽夕憩,烦暑澹相忘。
池叶多清响,庭花有静香。
灯残棋局罢,微月正昏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山间别墅的闲适生活,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传递出夏秋交替的宁静美感。

前两句"疏雨成秋意,山堂生晚凉"就像一组电影镜头:零星的雨点带来了秋天的气息,山间别墅在傍晚时分开始变得凉爽。这里用"疏雨"和"晚凉"两个具体意象,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季节转换的微妙变化。

中间四句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他沉浸在黄昏时分的吟诗乐趣中,连夏天的燥热都渐渐淡忘了。池塘里的荷叶沙沙作响,庭院中的花朵静静散发着幽香。这些描写很有层次感——"清响"是听觉,"静香"是嗅觉,共同营造出立秋时节特有的静谧氛围。

最后两句"灯残棋局罢,微月正昏黄"像一幅水墨画:油灯将尽,棋局刚结束,朦胧的月光给一切披上淡黄色的轻纱。这个结尾特别有意境,通过"灯残"和"微月"的对比,既写出了时间流逝,又烘托出诗人惬意满足的心情。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生活中最普通的细节——雨声、凉意、荷叶、花香、下棋、月光,组合成一幅立秋时节的山居图。诗人没有刻意抒情,但通过对这些日常景物的精准捕捉,自然流露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闲适生活的喜爱。读起来就像跟着诗人的眼睛,一起感受这个夏末秋初的宁静夜晚。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