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厉樊榭杭堇浦王茨檐汪西颢符南竹游城东报国院池上分韵得门字僧静山妙于茗事频供不倦

清池临净域,一径隐城根。
鱼意不嫌客,鸟言如在村。
趣增茶串妙,静觉石阑温。
与共论诗久,谁参不二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城东报国院池边品茶论诗的闲适场景,充满宁静淡雅的意境。

前两句写环境:清澈的池塘位于佛寺净地,一条小路隐藏在城墙根下。用"鱼不嫌客""鸟语似村"的拟人手法,表现自然界的亲切感,鱼自在游动不怕人,鸟鸣声让人仿佛置身田园。

中间四句写活动:僧人静山精通茶艺,不断为大家煮茶。茶香伴着趣味,安静中连石栏杆都显得温暖。大家长时间讨论诗歌创作,沉浸在艺术氛围里。这里的"茶串妙"指煮茶的技艺高超,"石阑温"用触觉写心理感受,体现舒适惬意。

结尾用佛教"不二法门"的典故,暗示大家在诗歌艺术中寻求至高境界,但谁又能真正参透其中真谛呢?留下余韵让读者思考。

全诗通过池塘、鱼鸟、茶香、石栏等意象,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清净氛围,展现文人雅集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表达了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如品清茶,回味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