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冬腊月烧山取暖的场景,通过简单的生活片段引出深刻的禅意。
第一句"腊月烧山"点出严冬时节,人们烧山草取暖的常见景象。"对面熟谩"暗示烧火时与人对坐闲聊的日常画面。突然"瞥然悟去"四个字笔锋一转,描写主人公在某个瞬间突然顿悟,虽然身体仍在烧火现场,心灵却已超脱到"长安"(象征觉悟的境界)。
后两句是诗人对世人的感叹:那些还在红尘中奔波、像"沙里求油"一样徒劳追逐欲望的人们,实在可怜。"沙里求油"这个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世人追求虚幻之物的荒谬。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烧火这个日常场景引出禅悟
2. "身在长安"的顿悟体验写得传神
3. 最后用夸张比喻点醒世人
4. 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
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觉悟往往发生在最平凡的瞬间,而世人却常常在无意义的追逐中浪费生命。这种从生活中见真理的写法,让深奥的禅理变得亲切可感。
释法恭
释法恭(一一○二~一一八一),号石窗叟,俗姓林,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幼于栖真禅院祝发,师事则韶,徽宗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受具戒。历住光孝、能仁、报恩、雪窦、瑞岩诸寺。孝宗淳熙八年卒,年八十。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法嗣。事见《攻愧集》卷一一○《瑞岩石窗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九有传。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