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陶秀才二首 其二

江天九旬雨,江路三尺泥。
扶家遂远适,羸马正难骑。
传舍野烟中,子规连夜啼。
乡园归得到,应已血沾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送别的场景,充满了艰辛与悲凉。

开头两句"江天九旬雨,江路三尺泥"用夸张手法写连续下了三个月的雨,路上积了很深的泥泞,为全诗定下阴郁的基调。接着写朋友扶老携幼远行,连瘦弱的马都难以骑行,凸显旅途的艰难。

"传舍野烟中,子规连夜啼"这两句很有画面感:荒野驿站笼罩在雨雾中,杜鹃鸟整夜啼叫。杜鹃在古诗中常象征哀伤,这里暗示离别的痛苦。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想象朋友回到家乡时,可能已经伤心到哭出血来。用"血沾衣"这个强烈意象,把离别之痛推向极致。

全诗没有直接说"多伤心",而是通过连绵阴雨、泥泞道路、瘦马难行、子规夜啼等意象,层层递进地烘托出送别时的沉重心情。最后那个"血沾衣"的想象,让这种悲伤有了触目惊心的视觉效果,令人过目难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