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别叔康

舳舻幸会舣江干,再别情悰岂易安。坐邑三年师恺悌,归程累日奉盘桓。

金山寺外波涛晓,铁瓮城头草木寒。欲上孤舟又南望,何时重戴触邪冠。

现代解析

《京口别叔康》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通过江边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重逢的期盼。

1. 江边重逢又别离的复杂心情
开头两句写诗人和叔康在江边重逢,但很快又要分别,这种复杂的情感让人难以平静。"舳舻"指船只,"江干"就是江岸,画面感很强,仿佛能看到船只靠岸、友人相聚又分离的场景。

2. 赞美友人为官仁厚
第三四句赞美叔康在地方任职三年期间,以仁爱宽厚的态度治理百姓。现在他要离开了,诗人连日陪着他,依依不舍。"恺悌"就是和乐平易的意思,形容叔康是个好官。

3. 借景抒情,烘托离愁
五六句转向写景:金山寺外的江涛在清晨涌动,铁瓮城头的草木在寒风中摇曳。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波涛和寒草都像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4. 依依不舍,期盼重逢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已经要上船离开了,却忍不住一再回头南望,心中想着何时才能再见到这位正直的友人。"触邪冠"是古代御史戴的帽子,这里代指叔康,表达对他为官正直的赞美。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情感真挚:没有华丽辞藻,却能感受到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 画面感强:江边送别、寺庙城头等场景如在眼前
- 借景抒情:用波涛、寒草等景物巧妙表达内心感受
- 余韵悠长:最后一句的期盼,让人回味无穷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送别的场景和心情,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