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烟雨楼》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读起来像跟着诗人的脚步一起登楼远眺。
开篇"百尺高楼"看似夸张,实则是为了突出登高望远的畅快心情。诗人说"我来犹记旧登临",透露出这是故地重游,带着怀旧的情绪。三四句最妙,用"四时天色"和"一片湖光"作对比:天气虽变幻无常,但湖水永远澄澈如镜,仿佛超越了时间。这种写法让人联想到"物是人非"的感慨。
后四句像慢慢展开的山水长卷:远处若隐若现的塔尖暗示着深山古寺,柳荫中穿梭的小船带我们看见幽静的村落。最后诗人倚着栏杆,把夕阳下的美景都托付给渔夫的歌声来吟唱——这个结尾特别有画面感,仿佛能听到暮色中飘来的渔歌,余韵悠长。
全诗没有生僻字,但通过"晴雨""古今""隐""深"这些对比强烈的词语,把空间感和时间感都表现出来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淡淡的惆怅,就像水墨画留白的部分,让读者自己体会登高望远时那种既开阔又略带忧伤的复杂心情。
唐天麟
唐天麟(一二二七~?),字景仁,嘉兴(今属浙江)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尝主嘉兴学正。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为江阴军司理参军(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三)。知仁和县(《咸淳临安志》卷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