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九月六日,偕友持螯,饮城西酒楼。半醉同游西山,入吾谷看枫,复上剑门,宿严氏山居

酒酣蟹饱,兴飞腾,尽挈猿俦鹤侣。
出郭便惊秋色富,七尺珊瑚无数。
异境天开,登高节近,更喜无风雨。
笑他彭泽,南山虚望成句。
悬磴直上狂吟,泉鸣谷应,要问青天去。
第一峰头垂趾立,望极湖塘海浦。
熊梦人遥(山下即太公石室,及尚父湖),羊裘客在,借枕松风住。
莫惊寇至,未教宾客开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和朋友们一次充满野趣的秋日郊游,字里行间洋溢着豪放洒脱的快乐气息。

上半部分写吃喝玩乐的热闹场景。开篇直接说"酒足蟹饱",一群像猿猴仙鹤般自在的朋友们兴致高涨。走出城门就被绚烂秋色震撼——用"七尺珊瑚"形容漫山红叶,既夸张又生动。恰逢重阳登高时节,天气晴好,作者甚至调侃陶渊明(彭泽)只能在诗里想象南山美景,而自己正亲身感受着。

下半部分转向登山探险的豪情。沿着陡峭石阶一路高歌,山谷回荡着歌声,仿佛要直上青天。站在山顶第一峰踮脚远眺,湖海尽收眼底。这里用姜子牙(太公)和严子陵(羊裘客)两位隐士的典故,暗示自己暂借山居松风入眠的闲适。最后两句最有趣:就算有强盗来了,也别打扰我们这群醉客的清梦!这种带着醉意的任性,把整首词的狂放不羁推向高潮。

全词妙在将日常秋游写出神仙般的快意,用夸张比喻(珊瑚喻红叶)、历史典故和活泼口语("笑他""莫惊"),把一次朋友聚会变成了充满诗意的冒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那份不受拘束的真性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