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石松涛

虬龙鳞甲倚天游,风捲涛声满小楼。
入耳隐君怜雅韵,壮怀枚叔讶清秋。
巢云野鹤惊残梦,吸露鸣蝉不自由。
可是伯牙千古调,官商閒弄草堂幽(以上清嘉庆《三水县志》卷一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排石松涛》描绘了一幅松林在风中摇曳、发出如涛声般声响的生动画面,并通过丰富的联想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前两句("虬龙鳞甲倚天游,风捲涛声满小楼")用比喻手法,把松树比作"虬龙",树皮像龙鳞一样粗糙有力,松枝伸展仿佛要飞向天空。风吹过松林,发出如海浪般的声响,回荡在小楼周围,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中间四句("入耳隐君怜雅韵,壮怀枚叔讶清秋。巢云野鹤惊残梦,吸露鸣蝉不自由")由景入情,诗人听到松涛声,联想到古代隐士("隐君")和文人("枚叔")的情怀。松涛的雅致让隐士欣赏,而秋天的清冷又让豪迈之人("枚叔")感到惊讶。接着,诗人又想到栖息在云间的野鹤被松涛惊醒,吸食露水的鸣蝉似乎也被风声束缚,暗示自然界的事物各有其无奈。

最后两句("可是伯牙千古调,官商閒弄草堂幽")把松涛比作伯牙弹奏的古琴曲("千古调"),琴声悠扬,音调("官商")在幽静的草堂中回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松涛的声响,串联起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既有壮阔的意境,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