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十六字令 其二》是一首简短而富有意境的词作。我们来逐句分析:
1. 听。
词作一开始直接入题,一个“听”字,仿佛是诗人听见了什么,引出了接下来的景象描述。
2. 一雁寥寥下远汀。
“一雁”指的是孤雁,“寥寥”形容孤雁的孤独和寥落,“下远汀”意味着孤雁飞落在遥远的水边。这一句描绘出一幅孤雁独飞、落日余晖的景象,充满了孤独和凄凉。
3. 荒寒境,月黑鬼灯青。
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和恐怖,“荒寒境”形容的是一个荒凉寒冷的地方,“月黑”说明夜晚月色不明,一片漆黑,“鬼灯青”则是形容鬼火般的不明灯光,给人以恐怖之感。
整首词通过对孤雁的描写以及荒凉、恐怖环境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压抑的氛围。诗人用简短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苍凉孤寂的画面,表达了对孤独、荒凉、恐惧等复杂情绪的感受。这种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环境的深切感受。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