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暑拟寒山诗

宵短不生凉,山小难避暑。
梦里芰荷风,月下潇湘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闷热难耐的夏夜,以及诗人对清凉的渴望。

前两句直接点出夏夜的痛苦:夜晚太短,根本感觉不到凉意;山太小,无法提供避暑的阴凉。这种直白的抱怨反而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煎熬,很有生活气息。

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梦境和想象寻求解脱。诗人在梦里感受到荷塘的微风,在月光下仿佛置身潇湘水畔。这两句突然从现实的燥热跳入清凉的幻想,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妙在:
1. 用"芰荷风""潇湘渚"两个经典意象,短短几字就勾勒出完整的清凉画面
2. 现实与梦境的切换自然流畅,把避暑不得的烦躁和心静自然凉的境界都写活了
3. 语言看似平淡,但"难""不生"等否定词的运用,强化了燥热感,反衬出对清凉的渴望

这种把日常烦恼写得既真实又有诗意的写法,正是寒山体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