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退如太史返棹江干雨甚宿杨上舍家令门僧持卷来观夜坐有怀敬题其末 其二

山鬼莫吹灯,羁心感少陵。
话中江渺渺,卷里岫层层。
岚重千畦衲,云开九节藤。
联床今夜雨,空对岭南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夜借宿友人家中,与僧人一起品画论诗时的复杂心境。

首联"山鬼莫吹灯"用神话意象开篇,既写出夜雨山中的阴森氛围,又暗喻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感。"羁心感少陵"则直接点明自己像杜甫(少陵)一样充满羁旅愁思。

中间两联通过"江渺渺"、"岫层层"的画卷景象,与现实中"岚重"、"云开"的山色相互映照。诗人用"千畦衲"形容层层山田像僧衣褶皱,"九节藤"则暗喻人生曲折,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

尾联"联床夜雨"化用杜甫与友人夜谈的典故,但"空对岭南能"的"空"字,透露出诗人虽有知己相伴,却仍难排遣对远方(岭南)的思念。全诗在雨夜画卷的虚实交错中,流露出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思和人生感慨。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